鬼月冷颼颼特輯:送肉粽

Posted by

你知道嗎?【鬼月冷颼颼特輯:送肉粽】
‪#‎本日冷知識972

每日一冷貼心提醒:農曆七月鬼門開,接下來為期一週,每日一冷將帶給各位各種關於怪力亂神的相關冷知識~

而今天首發第一彈的冷知識並不是什麼好吃的宵夜冷知識,而是會讓你毛毛Der,讓你渾身發冷der,還請各位讀者斟酌點閱~

晚上會做惡夢的人就不要往下看了喲~~

晚上會睡不著的讀者們就乖乖的迴避唷~不要再往下看了!

 

 

 

今天要為各位讀者介紹的是,送肉粽這項台灣民間習俗,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聽過呢?在彰化縣西北沿海一帶,從彰化市、鹿港、福星、和美、伸港、線西等鄉鎮,普遍都有著這樣的習俗。但這樣的習俗早期可能不只限於彰化沿海地區,只是隨著時代演進,直到現代仍有這方面的習俗保存下來,才會引人好奇。

 

其實送肉粽是屬於一種喪葬習俗,至今應有四百餘年歷史。彰化沿海的居民們普遍認為,吊頸自殺的死者怨氣最重,且傳說往生者斷氣後會將煞氣會留在吊具上,因此必須挑選時辰將相關物品送走,否則還會有人跟著步上絕路。

 

「肉粽」是「線綁住肉」,用來形容上吊的人被繩子套住頸部。鹿港文史研究專家王康壽先生說,之所以稱為「送肉粽」,主要是發生的狀況有如肉粽之故。此外也有人稱為「吃麵線」,都是同樣的意思。

玄奘大學宗教系副教授鄭燦山博士表示,「送肉粽」是道教和民俗的結合,傳說是因為怕死者的怨氣太重,會再找下一個人上吊(即俗稱"找替身"),與燒王船類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副教授林茂賢也表示,「送肉粽」是道教除煞方式之一,北部多採「跳鍾馗」、中南部多以「道士驅煞」來安撫人心惶惶。

 

因此若有人因此身亡,喪家會請法師以「金刀斷繩」,並在儀式中送走繩子、橫梁、樹枝、樓梯等任何亡者碰觸過的代表性物品,一併送到出海口或溪口火化。

而這樣的儀式稱為「送肉粽」,鹿港一帶更將上吊喻為「縛粽pa̍k tsàng(台語)」,目的是藉此將亡靈送出海,避免遺留下來的怨氣影響生人。

 

而送肉粽活動通常會在開始前,由廟宇或喪家通知當地居民路線與時間,提醒居民需提前索取符令貼在家門前,且務必迴避,以免衝煞,沿線的商家也會提早拉下鐵門打烊。
一般來說,傳說若不小心與送肉粽隊伍正面相遇,對生人相當不利。因此這段期間,隊伍通常會全程燃放鞭炮以提醒附近家戶要緊閉門窗。

 

伸港鄉禮儀師周呈裕說,「送肉粽」在彰化縣沿海鄉鎮非常盛行,儀式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只是「送肉粽」的煞氣,在民眾加油添醋後,常常描繪得比實際還要恐怖許多,讓人聽到都為之恐慌。

和美鎮聯興宮法師林炫龍說,「送肉粽」儀式雖充滿煞氣,但只要事前有防範措施,讓住戶及民眾適度迴避,應不會有意外「被煞到」情況。在鹿港,在地人或久住者都會知道「送肉粽」或趕鬼的六項禁忌,且人人遵守。

鹿港趕鬼六禁忌
禁忌 原因
1 不可脫隊 以免落單遭鬼纒住
2沿途居民不能開門窗 避免鬼魂趁虛而入
3禁止女性參加 男性陽氣重能制鬼,且趕鬼耗費體力
4隊伍不能超越令旗 趕鬼,鬼逃至隊伍前方,超越令旗恐被鬼纒身
5禁道姓名說再見 防鬼魂報復
6回程不能說話 防鬼魂回岸報復

資料來源:從彰化鹿港「送肉棕」淺談傳統民俗儀式撫慰人心的功效

 

 

 

 

如果下次你在彰化沿海地區,不得已剛好遇上了,可以側身面向民宅迴避,心中默念佛號,不要直視。若真的沒辦法,已經直接相遇了,民俗專家的說法是,那你必須得跟著隊伍走完全程,表示送死者一程,回家前,再去廟宇求取香火護身即可。

因此下次,當你來到彰化沿海一帶,聽說有人要送肉粽,可不要興沖沖地拿著甜辣醬跑去湊熱鬧喔……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873837352781&set=a.423516142780.196117.538447780&type=1&__mref=message_bubble
至於人們常說的中部粽…那又是另一段離奇的故事了… 圖片來源:鐘聖雄Facebook

我是偽裝成Mr Friday的Miss Monday!每日一冷,我們明天再見囉!

 

資料來源:

從彰化鹿港「送肉棕」淺談傳統民俗儀式撫慰人心的功效

維基百科:送肉粽

 

One comment

迴響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