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原來台北捷運的出口這樣編號】
#本日冷知識949
隨著台北捷運路網的完成,雖然乘客得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前往台北市內的各個地方,但是也因為路網變得更複雜,乘客往往需要查看地圖,甚至藉由 app 的輔助,才能知道怎樣的轉乘策略,才能最輕鬆或者最快抵達目的地。而到了目的地之後,下一個挑戰,就是要研究自己的目的地在幾號出口附近,不但要知道出了出口之後要往哪邊走,甚至一下車之後要往左走還是往右走,就是一大難題。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台北捷運有一套行之有年的捷運出口命名規則唷!雖然台北第一條通車的路線木柵線(今文湖線)還有初期的淡水線大多的車站都只有一個出口,但是其餘路線新建的車站,通常都至少有四個出口,而台北捷運固定的編號方式,是由西北角起,依照逆時針的方向編號。

不過相信各位學過英語的讀者一定都有過這樣感覺:凡是有慣例的事物,就很討厭地一定會有例外。台北捷運的出口編號也是。例如新店線等南北方向路線上的車站,則是由西南角開始編號;同為南北向的淡水線雖然線上的車站大多只有一個出口,但是確實也依照此規則,由西南角開始編號。


但是以上圖的中正紀念堂為例,因為南北端並無相連,因此將兩個穿堂層的出口群組各自依照逆時針編號。

除此之外,有些車站在後期因為有先的路線路線穿越所以新增出口,則原本的出口編號不變,新增的出口則依照規則重編。不過有的車站(例如大安站)其實原本只有一個出口,但是變成複數出口之後並不會將原本的唯一出口訂為一號,而是重新由「出口」改為依照上述規則編號的「X號出口」(例如大安站原先唯一的出口現為四號出口)。
最後,有些車站還有A出口,作為標示連通道用,例如南港車站的1A和2A出口可以在地下連到南港共構的台鐵和高鐵站;板橋站的3A出口則可以連到共構的台鐵板橋車站。但是同樣有例外:捷運南港展覽站的2A出口,是依附在2號出口旁邊的小出口,但2號出口是屬於文湖線的部分,2A出口則用於附近公車站牌下車的乘客快速前往南港線月台使用。

台北捷運目前的編號方式雖然在規則有例外,不過我想其實大部份的乘客根本不曾發現有這樣的規則,因此這些例外其實也根本不造成困擾XD。不過還是有些人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不應該使用抽象的數字編號,而要使用具體的方位(西北、西南、南、北等),但是又有人認為東西南北對他來說根本沒意義,應該要以路名或者出口外的地標為主。無論如何每個人地理觀念、方向感大為不同,或許保持不變才是最好的策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