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史上被親吻最多次的臉龐-塞納河的無名少女】
#本日冷知識947
1880年代,法國塞納河中,有人發現了一具漂浮的少女遺體。由於驗屍結果顯示,她的全身上下都沒有外傷,也沒有其他他殺或疾病的證據,更沒有人知道她是誰,初步被判定死因為自殺。
但唯一詭譎的是,這具遺體的臉上保持著優雅的一抹微笑,彷彿只是睡著而已。在當時負責處理屍體的病理學家,被她的美麗臉龐儀容深深打動,於是他用蠟石膏澆鑄了她的臉蛋,將這抹微笑保存了下來。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位少女的面貌卻自此開始廣為流傳。

在第一個面具出現後的數年內,無數個面具複製品湧現而出。她那優雅的氣質讓人們忍不住對她的迷戀,不知不覺中,這位無名少女的臉龐竟成為巴黎波西米亞主義作為時代尖端的裝飾品。
而存在主義作家──阿爾貝·卡繆更將塞納河的無名少女視為當代的蒙娜麗莎,她那神秘的微笑忍不住讓人去猜想她的身份與死因,更也同時激發人們的創造力:一位俄國詩人Vladimir Nabokov,為了這個面具創作了一首詩;英國作家Richard de Gallienne則是為她寫了一篇小說,講述了一個詩人因為深愛這個面具,導致婚姻失和,妻子自殺、女兒死亡的詭異故事。

而其中影響你我最深的創作,則是1958年,挪威的玩具製造商Asmund Laerdal和捷克的醫師Peter Safar,以這位無名少女的臉龐作為範本,製作出心肺復甦訓練用的的人偶模型Resusci Anne,這個人偶模型於1960年開始廣泛使用,並隨著心肺復甦術的推廣延展到世界各地。

不論她的背景、死因以及她微笑的原因,這位塞納河的無名少女的這抹微笑早已透過不同的形式一路流傳。直到今天,這位少女的臉龐依然被世界各地的人們親吻千萬次。
各位讀者下次再遇見安妮時,可以多觀察看看安妮安詳的微笑唷:)
每日一冷,我們明天再見!
[Miss 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