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定要是正常人才行嗎?

Posted by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曾經跟吐司碟有一樣的疑問,每次坐公車經過師大的時候都會疑惑為什麼師大要叫做Normal University?難道一定要是正常人才能念這間學校嗎?叫做Teacher’s college或是以Education為名不行嗎?

首先,teacher’s college很像是在說那是哪個老師的學校,而education又比較偏向是提供各種層次的「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為辦學方向」的學校,並不是專門培養教師的高等教育機構。

回到詞源來看,Normal來自拉丁語的noma,其含意為「直角規、規範」。而Normal school這個名稱做為描述培養教師的專門機構,實際上在西方早已行之有年。最早是1794年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建校時,以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Paris為名。在命名者的構想中,normale不僅有「法線」的意思,在數學統計分析則有「常態分佈」之意,更別說它也有「規範」的意義在。衍生成教育概念「école normale」,意指為學生提供模範化的教育的同時,也為培訓教師進行模範化的教育。後來這個用詞便慢慢推廣到英語世界使用了。

那麼師範這個詞又是怎麼樣被人們與normal牽在一起呢?雖然在中國的典籍中,「師範」最早出現於漢朝揚雄編著的《揚子法言》:「師者,人之模範也。」但實際上最開始將normal翻成師範的卻是日本人,他們將其用於日本武術會館的匾額上。

中國人首次將其用於學校名稱的時間點則是在戊戌變法前夕,梁啟超在《京師大學堂章程》提出設立「師範齋」的設想,並疾呼:「欲革舊習,興智學,必以立師範學堂為第一義。」為什麼是取名為師範?從該校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便可窺知一二。但這還不是中國將normal與師範二字連在一起的時候。1923年當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要改名為北京師範大學時,眾人參照當時赴中國講學的美國教育與哲學大師杜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系主任孟祿等人的意見,將其英文翻譯訂為Peking Normal University(後來才改為Beijing),這才出現世界上第一所校名同時使用NormalUniversity的大學。

下次大家就知道了,師大的英文翻譯不是要告訴大家只有正常人才能念那間學校,又或者這間學校的學生都很會吃飯。實際上是有這麼有趣的歷史淵源的啦~

我們明天見 😀

[Mr. Tuesday]

本文曾刊登於每日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