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大吉、太古,傻傻分不清楚-太古集團】
#880#~本日冷知識~
各位讀者週一晚上晚安!
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是太古的歷史,不知道各位讀者想到太古會想到些什麼呢?
已經有聰明的讀者A搶著發言了:「我知道我知道!可口可樂!美粒果!爽健美!!」
沒錯!太古集團裝瓶、銷售可口可樂已經有近五十年的歷史,1965年,太古集團正式購入香港的可口可樂專營權,為太古的汽水事業打下良好基礎,而台灣可口可樂公司也在1994年被太古收購,現在太古更是亞洲及美國最大的可口可樂裝瓶商之一。但你知道嗎?太古集團在香港的起源地就是從煉糖場與自己的汽水廠開始發跡的喔!
太古最早的歷史起源於其母公司-英國太古集團有限公司(John Swire & Sons Ltd.),是一間歷史悠久的英資洋行,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的貿易。
至於為什麼公司的中文名取名叫太古,而非其英文Swire的英譯呢?
其實這裡是有一段都市傳說的~
傳說中這位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想要為自己的孩子取個中文名字,走在街上苦思著靈感,而此時適逢春節,這位英商發現怎麼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大吉!大吉應該是個好名字吧!
於是乎就決定將自己的孩子取名為大吉。
但由於他中文不太好,將大吉這詞,那裡多了一筆、這裡少了一劃,把大吉寫成了太古!也就這樣沿用下來了~
好der讓我們回到正題!其實這故事是不是後人穿鑿附會我們也無從而知,但約翰·施懷雅(John Swire)的確是在1866年正式於上海成立「太古洋行」,同年12月4日,《華北日報》上發了一份小通告,大意是宣佈名為Butterfield&Swire的公司已經成立。為配合中國的傳統,John Swire也為公司起了一個中文的名字「太古」,取其義為為規模龐大且歷史悠久。
而太古集團對於香港的歷史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香港開港之初,還沒有太古這個地名,目前的太古坊舊稱鰂魚涌,1883年建成了太古煉糖廠、太古船塢及香港汽水廠後,吸引許多工人進駐此地,太古船塢更因眾多員工的生活需求,自設醫院、學校與宿舍等。鰂魚涌因此成為當時香港最龐大的工業區。太古糖業也於1884年正式投入煉糖生產,在短短六年中,太古糖業已成為蘇伊士運河以東最大的糖廠,主要將糖出口到中國和東南亞市場,也帶動了許多就業機會。糖廠直至1970年代後期才停產,當時原址即為現今的太古坊商業區,而太古船塢撤出後,原址發展成現今的太古城高樓住宅區。
今天的太古公司業務遍佈四大洲,主要集中於於亞洲、太平洋沿岸地區、澳洲和美國,所涉及範圍廣泛,從國泰航空到飲料業(可口可樂)、太古地產、冷藏、保險、農業及零售等等,涉獵範圍可說是包羅萬象,可說是一間傳奇般的企業集團,目前全球相關企業所僱用人數更是高達約十二萬一千六百名員工,是不是非常驚人呢?
這裡是寫完冷知識非常想要來一瓶可樂的Miss Monday,我們明天見囉!
延伸閱讀-香港故事第18輯09:太古
本文曾刊登於 “每日一冷
[fb_embed_post href="https://www.facebook.com/413364295402646/posts/851183818287356/" width="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