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綠色空間】
#872#~本日冷知識~
你可能知道,在表演藝術的舞台上,充滿各式各樣的行話。
比較有名的像是「跌斷腿(Break a leg)」,是「祝好運」、「演出順利」的意思(一種物極必反的概念);而與之相反,則是帶來厄運的「馬克白(Macbeth)」。據說當初莎士比亞在這齣劇中使用了女巫的咒語,因此如果在劇場上提到這齣劇,就有可能導致演出失敗、演員受傷等意外發生。
至於今天要介紹的,是「綠室(Greenroom)」。它指的既不是綠色的房間,也不是溫室;在劇場或是音樂廳,「綠室」狹義代表「演員休息室」,廣義則泛指「後台」。關於這個詞彙,來源雖然不可考,但最早可以追朔到十六世紀。目前最常聽到的說法是:位在倫敦的Blackfriars劇院,因為把演員上台之前的等待區域粉刷成綠色,因此有了綠色地帶/空間(room)的暱稱。
也有人認為「綠室」的由來和莎士比亞有關。例如,代表後台的另外一個字Tiring house曾經出現在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的第三幕第一景,彼得昆斯(Peter Quince)這個角色的台詞中:「…這個神奇的輕便之地,可為我們排練所用。綠地是我們的舞台,而樹叢則是我們的休息區…(…and here’s a marvellous convenient place for our rehearsal. This green plot shall be our stage, this hawthorn-brake our tiring-house…)」也許正因為這段台詞,讓後台的排練空間開始被稱為「綠室」。
現代劇場中的「綠室」可大可小,在不同的演出場地又有著不同的功能性。有些「綠室」單純的只是供演員補妝、休息用,有的還有排練、甚至社交功能。有些高級戲劇院的「綠室」,甚至擺設鋼琴、沙發和吧檯,宛如置身酒吧,讓演員在登台前放鬆心情。不過,你知道嗎?在中世紀的時候,代表劇場中綠色的空間,其實和現在恰恰相反!
英國歷史學家Richard William Southern的研究指出,相較於當今常見的「扇形」、「鞋盒式」的劇場,中世紀的表演場地經常是「圓形」、「競技場式」的設計。而這些圓形劇場中心-也就是舞台-通常都是草地,所以中世紀時的劇場行話,又把「舞台」稱為The Green。就如同《仲夏夜之夢》所說的,「綠地是我們的舞台」。
在電影加入表演藝術的行列之後,「綠室」一詞又讓人聯想到影像合成所用的綠幕技術。可見在不同的時代,相同的顏色有著不同的意義。你還想得到其他有趣的劇場行話嗎?
[Mr. Friday]
本文曾刊登於每日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