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管

Posted by

你知道嗎?【英國管】
#858#~本日冷知識~

最近英國藍好像很夯,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英國管」。

我們好像在很久以前曾經介紹過,法國號不是法國人發明的(但抱歉,我忘記在哪一篇可以找到XD)。當然,我們都知道太陽餅裡面沒有太陽,藍山咖啡裡面也不一定含藍山咖啡豆。經歷過這些,就算「英國管」和英國一點關係也沒有,也嚇不倒我們了,是吧!(別一直用老梗好嗎?)

前面的影片,是德弗札克最有名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當中的第二樂章。而這段很耳熟的「念故鄉」旋律,就是由「英國管」所演奏,聲音就像是多了鼻音的雙簧管。一般認為,這種樂器在1720年的德國,由雙簧管改良而來。因此,它原本的名稱是Tenor Oboe(tenor:樂器的「次中音」;oboe:雙簧管)。圖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英國管」這種樂器,外觀有點像雙簧管。不過他和雙簧管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樂器底部,有個圓球形的管口。

正因為這種特殊的形狀,讓當時的人們聯想到中世紀的插畫中天使所吹奏的號角,因此,就有人把這種樂器暱稱為Angelic Horn,即天使的號角。然而,在中古高地德語(Middle High German, MHG)中,「天使的號角」又寫成Engellisches Horn,翻成白話文,正好就是English Horn──英國管。

不過,關於「英國管」的名稱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在這種樂器被傳入法國之後,由於它的吹嘴有個彎曲的角度,因此在古法語中,稱呼「英國管」為Cor anglé(Cor:號角;anglé:彎曲的、有角度的)。不過這個名稱,後來卻被誤稱為Cor anglais,而anglais正好就是「英國」的意思。

以上兩種說法,又以第一種的可信度比較高,被許多歷史學家所採納。不過,我們現在知道,不管是「法國號」還是「英國管」,這些掛了不同國名的樂器,其實都還是從德國來的。那麼,你知道有什麼不是從德國來的嗎?

英國藍的德國玫瑰花瓣冰茶。(逃~

[Mr. Friday]

本文曾刊登於每日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