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苔目

Posted by

炎炎夏日,不知道各位讀者都怎麼消暑呢?

傻摺疊擔任每日一冷主編後,就開始愈來愈不耐熱(關聯是…?)。
這時候大吃一碗米苔目冰加紅豆糖水實在是人間一大享受阿。

不過,邊吃邊消暑的時候。
你有想過,為什麼叫做米苔目嗎?
有嗎?!有嗎!?我就知道你一定沒有吧!!!
(為什麼這麼兇……)

今天的冷知識就要告訴各位讀者究竟為什麼叫做米苔目囉。

原料是米的米苔目,發源自擅於製作米食料理的客家人,還記得我們曾經介紹過河粉、粄條、粿仔的差別嗎?

《突然插入的小單元》$每日一冷料理教室$
米苔目的做法很簡單,首先將煮熟的米磨成粉加水後揉成團狀,放在有數十個小孔的鐵製器具來回刨動,落下的條狀物體便是我們常見的米苔目了。

說到這裡,好像還是沒有解釋什麼是米苔目啊!

其實已經解釋完囉,讓我們回頭看看料理教室所說,「數十個小孔的鐵製器具」,這個器具其實就叫作「米篩」,篩在閩南語中念作thai(發音網址: http://ppt.cc/5o~Z ),剛好和普通話中的苔發音相同,米篩就成了米苔;至於「目」,則是米篩上的眾多小孔彷彿眼睛一般。

所以,其實「米篩目」這三個字正是剛剛料理教室的摘要XD。

說到這裡,傻摺疊一邊在搜尋資料同時,原本以為米苔目是原來客語的閩南語變音,不過,其實客語的發音比較偏向mi31 qi24 mug2(米奇墓)(發音網址:http://ppt.cc/lKlM。)

米妮表示:不要讓我守寡。

雖然這樣有點牽強,但是在東南亞地區,米篩目又叫做老鼠粉/粄唷;粉或粄很自然地會使我們聯想到客家人的料理,那老鼠呢?有一個說法是,因為米苔目長條圓柱狀的外表很像老鼠尾巴;另一個說法則是,米苔目的兩端尖尖的很像老鼠的臉。

不管哪一種說法都讓我食慾全消……

不過,在今天文章一開頭的米苔目冰,似乎只有在台灣才有這樣的吃法唷!是不是突然覺得住在台灣可以吃到雙重口味的米篩目很幸運呢?

我們明天見:D

本文曾刊登於每日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