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HoHo~各位讀者大家好,Mr. Tuesday現在已經抵達馬達加斯加了,不過馬達加斯加無線網路並不普遍也速度頗慢,所以就由主編來上稿囉!
今天的冷知識是讀者 #鄭凱兒 的投稿:P
可以獲得紀念性的投稿獎品,嘿嘿嘿。
巴士底監獄的現址爲巴士底廣場和紀念七月革命的七月柱以及巴士底歌劇院,監獄早已消失。說到巴士底,大家應該會想到法國國慶、鐵面人、人民起義反威權等等印象。但說實在,這些都是19世紀浪漫文學與當代人物為了樹立建國神話所操作出來的歷史,當年巴士底監獄不過關了「七個人」其中一個還是撰寫《索多瑪一百二十天》的Sade(也就是SM的S),其他則是精神病與偽造文書犯。
巴士底在路易14時,雖然是國王用來打擊異己的黑牢,但到了路易15時,早已失去了這個功能,而且囚犯人數也越來越少,牢房的生活條件更是所有監獄中最高級的。
因此,巴士底根本是當年的貴族監獄(法國的土城看守所),裡面沒有任何的政治犯更遑論什麼酷刑或專制獨裁的象徵了。但由於政治操作的結果,這地方陸續出現了所謂「酷刑」的用具與討論巴士底的專書與畫作,此地也在日後成為諸多革命、共和或起義的場所(例如當今的法國總統Hollande 就在此慶祝勝選)。
歷史常常由當權者所詮釋,像是聞名世界的聖女貞德也是近代才成為法國的象徵,以前根本只有她故鄉在紀念。
換個角度想,在舊有的人、事、物上賦予新的意義,其實也是一種文創(XD?);但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很多事情就要更小心的求證,才能不被覆蓋在原始面貌上的新外衣所蒙蔽了。
還請各位讀者踴躍投稿阿~~我們真的需要大家的稿件,投稿冷知識沒有想像中的難啊!!真的有禮物阿,沒有騙人阿,嗚嗚嗚QQQQ
以下是活動網址:
http://goo.gl/yddApi
本文曾刊登於每日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