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跳跳糖】
又到了周六時光,昨天傻摺疊和朋友討論到童年時光常吃的糖果,像是沙士糖、可樂糖、等平民糖果,還有稍微高級一點的M&M’s,傻摺疊還曾經自己在一天之內吃掉半包家庭號的呢(黑歷史)。
在回顧糖果的同時,傻摺疊也想起有一種比較新興的糖果──跳跳糖。還記得嗎?第一次和跳跳糖的相遇,首先是微酸的清新口感,正當你在酸味中體驗青春時,突然就在口腔中肆意的跳動,就像是初戀般的悸動,讓人回味無窮啊!
不過,這種糖果究竟為何這麼青春活潑呢?其實,這種糖果的原料和其他糖果並無太大差異,主要成分便是糖、糖漿、調味料跟食用色素,但導致他會跳動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二氧化碳」!什麼?二氧化碳?
讓我們從製作過程開始說起,先把糖、香料等各種美好的事物混合攪拌後,再加入最重要的化學物X,爆炸以後就會產生飛天小女警了,喂!!其實是攪拌後加壓並加熱,同時將二氧化碳打入原料中,最後加以冷卻固化,成為含有二氧化碳的糖果,
因此,在我們將糖果放入口中後,隨著糖果漸漸溶化,二氧化碳便會是放出來在口中跳動了!講到這裡,其實讀者們應該會發現跟汽水製作的過程頗為類似的。
在這裡,傻摺疊接著要講一則都市傳說,在跳跳糖發明之初,美國國內就一直有流言說,如果在吃跳跳糖的同時又喝了可樂,最後胃袋就會因為這樣的劇烈酸鹼中和而爆炸,在流言流行到高峰之時,跳跳糖又因為太容易過期(二氧化碳很容易散失)而暫時停產;導致美國西雅圖眾多家長因而禁止小孩購買跳跳糖來吃,害怕小孩吃完變成飛天小女警。
為了消弭這個流言,在當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甚至設立了一條專線來闢謠,而生產跳跳糖的通用公司也寄信給各國中小校長、提出公開的聲明、在各大報刊登廣告,最終人們對於跳跳糖的疑慮才慢慢消失。
話說,飛天小女警如果煮成湯,應該是甜湯?
我們明天見!
本文曾刊登於每日一冷